包含金鼹眼镜蛇的词条

achunge 80 0

本文目录一览:

非洲有那些动物(具体一点)

旧热带界的大型哺乳动物远比他任何地区更加丰富,特别是有大量的热带稀树草原有蹄动物群。现存半数以上种类的有蹄类均分布于非洲,而现存有蹄类的最大一科牛科可以说是以非洲为分布中心,牛科中除了牛亚科、羊亚科和羚羊亚科见于其它地区以外,其它亚科均为非洲所特有。羚羊亚科的跳羚和各种瞪羚,狷羚亚科的牛羚等是非洲最常见的有蹄类,也可是说是世界现存数量最多的大型动物,可以形成大规模的兽群。长颈鹿科(左上 )和河马科在历史上也曾经分布到别的地区,而现在是非洲特有的偶蹄目成员,也是非洲的象征之一。而其它大陆常见的鹿科这个有蹄类的第二大科,却并不出现于旧热带界。旧热带界的奇蹄目包括犀科和马科,其中普通斑马(右上)是世界上现存唯一数量尚多的野生奇蹄目成员,而其他奇蹄目成员均数量稀少,尤其是犀科的成员,是著名的濒危物种。旧热带界哺乳动物的特有目数量超过任何其它地区,现存的特有目有管齿目、象鼩目和蹄兔目三个目,均是些外形有点奇特的动物。管齿目即土豚(左中下),是一类相貌非常奇特的动物,以白蚁为主食。非洲还有另外一类食蚁的动物,即鳞甲目,也就是穿山甲,这是和东洋界共有的类型。象鼩目原本被置于食虫目,但后来认为和兔形目、啮齿目的亲缘关系可能更加接近。蹄兔目形状似兔,但却和象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蹄兔、象、海牛和非洲史前特有的重脚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的最早代表都是在埃及发现的,后来蹄兔、象和海牛到达了世界其它地区。蹄兔现在的种类不多,都是小型动物,但史前时期曾经非常繁盛,是非洲史前时期的主要小型有蹄类,分布比现在广泛,而曾经拥有一些体型较大的成员,其中不少类型的外形和现在的蹄兔有很大差异。蹄兔体形巨大的近亲非洲象(左中上)可以说是非洲最著名的动物之一,这种陆地上现存体形最大的动物对非洲的生态环境有巨大的影响,可惜因为人类的偷猎活动而日益稀有。旧热带界的食肉目也非常有名,不仅种类多,也拥有一些著名的大型种类。非洲最著名的猛兽当属有百兽之王之称的狮子(右中),狮子并非非洲的特产,现在在东洋界也有少量分布,但绝大多数都在非洲。非洲的另一种著名猛兽猎豹也并非非洲所特有,但同样是以非洲为主要分布区。非洲其它比较有名的猫科动物还有豹、狞猫和薮猫等。鬣狗科基本上是非洲的特有科,现在除了缟鬣狗也可见于亚洲,其它的均只限于非洲。灵猫科是非洲食肉目的最大一科,其中獴类的种类特别丰富。灵猫科也是马达加斯加岛仅有的食肉目,在马达加斯加岛灵猫类和獴类均有,而所有种类均为特有。犬科种类也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是非洲野犬,这种群体捕猎的动物可以和任何其它猛兽匹敌。其它有特色的犬科动物包括大耳狐等。鼬科是食肉目的大科,在旧热带界种类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和响蜜鴷合作攻击蜂巢的蜜獾(右下)。响蜜鴷发现蜂巢后蜜獾则负责捣毁。除了有蹄类和食肉目之外,灵长目也是非洲最吸引人的动物,非洲是灵长目的演化中心,从最原始的原猴亚目到最先进的猿类都能见到,并且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非洲的原猴亚目包括非洲大陆的懒猴下目和马达加斯加岛的狐猴下目,其中懒猴下目为旧热带界和东洋界共有,而狐猴下目为马达加斯加岛的特产。狐猴下目是马达加斯加岛仅有的灵长目,也是岛上最繁盛的哺乳动物。非洲的猴科成员中猴亚科种类较多而疣猴亚科种类较少。猴亚科的长尾猴类是非洲种类最多,最常见的灵长类,但猴亚科的各种狒狒才是非洲最著名的猴子,狒狒中也包括了体型最大的猴子。非洲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现存与人类最接近的动物也分布于非洲,即大猩猩、黑猩猩(左下)和倭黑猩猩,这些人类的近亲现在的生存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非洲食虫目的种类比其它地区都丰富,也最具多样性,其中有不少特有的类型。金鼹总科是旧热带界所特有,外形习性似鼹鼠,但亲缘关系并不近,而真正的鼹鼠并不出现于旧热带界。在马达加斯加岛的食虫目都属于马岛猬科,这是一类最原始食虫目,种类繁多,也非常多样,有些类似刺猬,有些类似鼩鼱,还有些水栖和穴居。马岛猬的近亲是非洲中部特有的獭鼩,獭鼩为水栖食虫目,外形很象水獭。非洲的鼩鼱和刺猬种类也不少,其中白齿鼩的种类有其丰富。非洲及马达加斯加岛和其它旧大陆热带地区一样,既有大蝙蝠亚目又有小蝙蝠亚目,非洲的蝙蝠种类较多,马达加斯加岛则种类较少,但有特有的吸盘足蝠科。非洲的啮齿目非常丰富,这里可能是豪猪亚目的发源地,虽然现在旧热带界的豪猪亚目不及新热带界丰富,但仍然算是第二个分布中心,而其它地区很少能见到豪猪亚目的成员。非洲的松鼠亚目有一些特有的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跳兔和鳞尾鼯鼠,跳兔体型似跳鼠而要大很多,在非洲比较常见。非洲没有真正的鼯鼠,而鳞尾鼯鼠就起到了鼯鼠的生态地位。非洲的鼠亚目以鼠科为主,另有沙鼠和笔尾睡鼠等。马达加斯加岛的啮齿类种类很少,只有几种马岛鼠,但是非常多样,有树栖也有陆栖,还有跳跃行走的成员,其食性也从植物到昆虫均有。

旧热带界的鸟类与东洋界有很大的相似性,双方共有很多类群,非洲特有的类型也有不少,此外,这里也是很多古北界候鸟的越冬地。马达加斯加岛的鸟种和非洲大陆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作为热带地区的大岛,马达加斯加岛的鸟种是非常贫乏的,但是特有程度很高。旧热带界的鸣禽中以种子为食的鸟类从种类和数量上均非常丰富。这些食种子鸟中最著名的是各种织布鸟和维达鸟,织布鸟中的红嘴奎利亚雀(左上)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鸟,另有些织布鸟可以修建宏伟的群巢。维达鸟和杜鹃一样有巢寄生的现象,有些种类有很长的尾羽。其它比较有特色的鸣禽有百灵、伯劳和扇尾莺等,其中伯劳中除了典型的伯劳外,还有非洲特有的丛林伯劳类和盔鵙类。马达加斯加岛的雀型目鸟类种类不多,但是有钩嘴鵙科和裸眉鸫科两个特有科,这两科鸟类种类不多,但是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太阳鸟科是和东洋界共有的科,它们中有不少以花蜜为食,此外在南非还有两种食蜜鸟,共同占据新热带界蜂鸟的生态地位。非洲的攀禽中以佛法僧目最具代表性,其中林戴胜科为非洲大陆特有,地三宝鸟科和娟鴗科为马达加斯加岛特产。佛法僧科、犀鸟科和蜂虎科虽然不是非洲特有,但是在非洲的种类特别丰富,其中非洲除了树栖犀鸟之外还有独特的地犀鸟。鼠鸟目是非洲特有的目,这也是除了走禽类以外唯一分布范围限于一个大陆的鸟类的目。旧热带界的鹃型目中蕉鹃科是非洲大陆所特有,而杜鹃科的马岛鹃亚科是马达加斯加岛的特产,这两类攀禽均是非常美丽的鸟类。旧热带界的鹳形目和鹤形目很有特色,其中鹳形目的锤头鹳科和鲸头鹳科均为非洲大陆特有,这两个科均只有单一的种,其中鲸头鹳(右上)是现存鸟类中头部比例最大的成员。鹤形目拟鹑科为马达加斯加岛特有,鸨科的绝大多数种类也限于非洲,其中包括体形最大的飞禽,鹤科虽然不及亚洲种类丰富,但是拥有更多的属,其中最著名的是独特的冕鹤。就热带界的鸡形目鸟类有雉科和珠鸡科,雉科主要是各种鹑类,仅刚果孔雀属于雉类,与亚洲的孔雀有一定联系,这也是仅有的分布于亚洲以外的雉类。珠鸡科是旧热带界的特产,是非洲很常见的鸟类。非洲的猛禽很有名,其中鹭鹰科(蛇鹫科,秘书鸟科)为非洲特产,也是非洲的代表性鸟类之一,仅鹭鹰一种(右下)。捕食性猛禽中盛产一些强有力的大型种类,比如猛雕、冕雕和草原雕等。各种兀鹫也是非洲的代表性鸟类,在非洲的食物链中起到重要作用。非洲的走禽虽然仅存鸵鸟(左下)一种,但因为是现存体形最大的鸟类所以是最有名的走禽,也是非洲最有名的鸟类之一。在几百年前,马达加斯加岛则生存着一类比鸵鸟体形更大的隆鸟,隆鸟的卵也是已知最大的卵。

旧热带界的蜥蜴中以避役最为有名,它们除了善于变换身体的颜色外,还有能分别看不同方向的眼睛,长长的有粘性的舌头。避役除少数见于欧洲和南亚之外,多限于就热带界,其中马达加斯加岛最为丰富。旧热带界的蜥蜴中有特有的板蜥和环尾蜥类,种类不多,但是也很有特色,身上有厚重的装甲。马达加斯加岛还特有盾尾蜥类,盾尾蜥属于美洲鬣蜥类,它们的近亲要在遥远的新热带界找到,而邻近的非洲大陆却找不到,而非洲大陆可见的鬣蜥类却不出限于马达加斯加岛。非洲的蛇类中无毒蛇和毒蛇都包括一些著名的种类,并且有些特有的类群。非洲岩蟒是非洲最大的蛇类,虽然体型不及东洋界的网蟒和新热带界的森蚺,但仍属于巨型蛇类之列,可以捕食羚羊这样的较大型动物。马达加斯加没有蟒亚科的蛇类,却有蚺亚科的蛇类,和新热带界的蚺蛇关系非常密切,蚺和盾尾蜥一样表示马达加斯加岛曾经和新热带界有过一定的联系。世界上的游蛇科大多数是无毒或者微毒的,而非洲则有仅有的几种剧毒的游蛇。穴蝰(左图)是非洲及附近地区特有的毒蛇,与游蛇可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非洲的眼镜蛇科最著名的有各种曼巴蛇和眼镜蛇,其中黑曼巴蛇是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蝰蛇科以加蓬咝蝰最为著名,这种大型毒蛇也是毒牙最长的毒蛇,和黑曼巴蛇同为最危险的蛇类。而马达加斯加岛则没有毒蛇,只有无毒蛇。非洲的鳄类种类不多,仅有鳄亚科的几种,但有些很有特色的种类,如尼罗鳄是著名的大型凶猛鳄类,而非洲侏鳄(右图)则是鳄亚科体型最小的成员。非洲的龟类中侧颈龟亚目和曲颈龟亚目的成员均有,侧颈龟亚目为侧颈龟科,为旧热带姐和新热带界所共有,曲颈龟亚目中最著名的是陆龟科,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以及一些印度洋的岛屿均有些著名的陆龟,其中包括陆地上体形最大的象龟。

旧热带界的两栖动物中包括无足目和无尾目。无足目中主要是些比较进步的蚓螈,包括特有的蠕蚓科和分布比较广泛的真蚓科成员。无尾目的多样性仅次于新热带界,这些无尾类中有些和新热带界、澳洲界这些南方动物区系有一定联系,有些和东洋界共有,还有一些非洲特有的类型。爪蟾是有尾目中比较原始的成员,和新热带界的负子蟾有亲缘关系。旧大陆无尾目的两个大科蛙科和蟾蜍科在非洲都比较繁盛,其中蛙科的巨蛙(右图)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无尾类。蛙科在马达加斯加岛也有分布,但是蟾蜍科不出现在马达加斯加岛。无尾目的另外一个大科姬蛙科在旧热带界也非常繁盛,其中在马达加斯加岛为优势科,很多姬蛙生活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如短头蛙,平时很难见到,只在短暂的降雨期开始活跃。树蛙科为东洋界和旧热带界共有,习性接近繁盛于新热带界的雨蛙科,但亲缘关系接近蛙科。非洲还有另一类近似的非洲树蛙科,种类比较多,为旧热带界所特有。旧热带界还有另外几个特有的科,它们中包括可能和澳洲界的龟蟾有一定关系的塞舌蛙科和沼蟾科,和蛙科关系密切的节蛙科。

旧热带界的鱼类和东洋界与新热带界均有一定的联系,有不少共有的类群。旧热带界和东洋界共有的类型包括鲤形目和攀鲈科等,和新热带界共有的类型包括肺鱼(左图)、鲑鲤目和丽鱼科、鳉科等。非洲是肺鱼种类最多的地区,有3~4种,而南美洲和澳洲均只有一种,非洲肺鱼和美洲肺鱼亲缘关系比较近,均有两个肺,而和只有一个肺的澳洲肺鱼亲缘关系比较远。非洲还有一些特有的鱼类,如多鳍鱼目(右图),这是一类非常独特的原始硬骨鱼类,与其它的硬骨鱼类亲缘关系均很远。马达加斯加岛缺少淡水鱼类,与新热带界南部和澳洲界一样,马达加斯加岛的多数淡水鱼原本是海洋鱼类。

由于比新热带界和东洋界干燥,旧热带界的无脊椎动物特别是适合热带雨林的种类不及新热带界和东洋界丰富,比如蝴蝶的种类就远不及新热带界和东洋界丰富。非洲有些无脊椎动物的名声还是比较大的,比如一些大型的蝎子和大型甲虫等。

非洲特有的动物

旧热带界或称热带界、埃塞俄比亚界,包括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及阿拉伯南部和马达加斯加岛,是面积最大的热带动物区系,而气候比新热带界和东洋界要干旱,以适应干湿交替气候的萨王纳(热带稀树草原)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也有一定面积的热带雨林。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原属于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后与北方大陆相连,而历史上撒哈拉沙漠与阿拉伯半岛曾经比较湿润,没有阻挡非洲与北方大陆的物种交流,这样非洲大陆的生物就除了包括冈瓦那类型和非洲土生类型以外又包括有大量的来自北方大陆的类型,不少北方类型在非洲形成了次生的演化中心,而冰期时北方大陆气候恶化,非洲就成了很多物种特别是大型动物的避难所,非洲现存的大型动物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是别的地方无法比拟的。旧热带界和古北界之间有很长的边界,有些旧热带界物种可以渗入古北界,但是由于这个边界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地带,阻碍了南北的动物交流,所以不如东洋界和古北界之间过渡地带的物种混杂和丰富,而现在古北界拥有的一些旧热带界物种可能不是通过沙漠渗入的结果而是史前时期古北界环境较好时物种的残遗或者是在沙漠形成之前物种交流的结果。旧热带界和东洋界基本上在陆地上并不直接交界,但两地自然条件类似,在历史上也有一定的交流,二者具有相当的一致性。马达加斯加岛比较早就和非洲大陆分离,岛上的动物和非洲大陆既有一定的渊源,又有很大的不同,而有些类型还与新热带界有一定的联系,常有人将其从旧热带界独立出来单置马达加斯加界。

旧热带界的大型哺乳动物远比他任何地区更加丰富,特别是有大量的热带稀树草原有蹄动物群。现存半数以上种类的有蹄类均分布于非洲,而现存有蹄类的最大一科牛科可以说是以非洲为分布中心,牛科中除了牛亚科、羊亚科和羚羊亚科见于其它地区以外,其它亚科均为非洲所特有。羚羊亚科的跳羚和各种瞪羚,狷羚亚科的牛羚等是非洲最常见的有蹄类,也可是说是世界现存数量最多的大型动物,可以形成大规模的兽群。长颈鹿科(左上 )和河马科在历史上也曾经分布到别的地区,而现在是非洲特有的偶蹄目成员,也是非洲的象征之一。而其它大陆常见的鹿科这个有蹄类的第二大科,却并不出现于旧热带界。旧热带界的奇蹄目包括犀科和马科,其中普通斑马(右上)是世界上现存唯一数量尚多的野生奇蹄目成员,而其他奇蹄目成员均数量稀少,尤其是犀科的成员,是著名的濒危物种。旧热带界哺乳动物的特有目数量超过任何其它地区,现存的特有目有管齿目、象鼩目和蹄兔目三个目,均是些外形有点奇特的动物。管齿目即土豚(左中下),是一类相貌非常奇特的动物,以白蚁为主食。非洲还有另外一类食蚁的动物,即鳞甲目,也就是穿山甲,这是和东洋界共有的类型。象鼩目原本被置于食虫目,但后来认为和兔形目、啮齿目的亲缘关系可能更加接近。蹄兔目形状似兔,但却和象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蹄兔、象、海牛和非洲史前特有的重脚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的最早代表都是在埃及发现的,后来蹄兔、象和海牛到达了世界其它地区。蹄兔现在的种类不多,都是小型动物,但史前时期曾经非常繁盛,是非洲史前时期的主要小型有蹄类,分布比现在广泛,而曾经拥有一些体型较大的成员,其中不少类型的外形和现在的蹄兔有很大差异。蹄兔体形巨大的近亲非洲象(左中上)可以说是非洲最著名的动物之一,这种陆地上现存体形最大的动物对非洲的生态环境有巨大的影响,可惜因为人类的偷猎活动而日益稀有。旧热带界的食肉目也非常有名,不仅种类多,也拥有一些著名的大型种类。非洲最著名的猛兽当属有百兽之王之称的狮子(右中),狮子并非非洲的特产,现在在东洋界也有少量分布,但绝大多数都在非洲。非洲的另一种著名猛兽猎豹也并非非洲所特有,但同样是以非洲为主要分布区。非洲其它比较有名的猫科动物还有豹、狞猫和薮猫等。鬣狗科基本上是非洲的特有科,现在除了缟鬣狗也可见于亚洲,其它的均只限于非洲。灵猫科是非洲食肉目的最大一科,其中獴类的种类特别丰富。灵猫科也是马达加斯加岛仅有的食肉目,在马达加斯加岛灵猫类和獴类均有,而所有种类均为特有。犬科种类也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是非洲野犬,这种群体捕猎的动物可以和任何其它猛兽匹敌。其它有特色的犬科动物包括大耳狐等。鼬科是食肉目的大科,在旧热带界种类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和响蜜鴷合作攻击蜂巢的蜜獾(右下)。响蜜鴷发现蜂巢后蜜獾则负责捣毁。除了有蹄类和食肉目之外,灵长目也是非洲最吸引人的动物,非洲是灵长目的演化中心,从最原始的原猴亚目到最先进的猿类都能见到,并且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非洲的原猴亚目包括非洲大陆的懒猴下目和马达加斯加岛的狐猴下目,其中懒猴下目为旧热带界和东洋界共有,而狐猴下目为马达加斯加岛的特产。狐猴下目是马达加斯加岛仅有的灵长目,也是岛上最繁盛的哺乳动物。非洲的猴科成员中猴亚科种类较多而疣猴亚科种类较少。猴亚科的长尾猴类是非洲种类最多,最常见的灵长类,但猴亚科的各种狒狒才是非洲最著名的猴子,狒狒中也包括了体型最大的猴子。非洲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现存与人类最接近的动物也分布于非洲,即大猩猩、黑猩猩(左下)和倭黑猩猩,这些人类的近亲现在的生存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非洲食虫目的种类比其它地区都丰富,也最具多样性,其中有不少特有的类型。金鼹总科是旧热带界所特有,外形习性似鼹鼠,但亲缘关系并不近,而真正的鼹鼠并不出现于旧热带界。在马达加斯加岛的食虫目都属于马岛猬科,这是一类最原始食虫目,种类繁多,也非常多样,有些类似刺猬,有些类似鼩鼱,还有些水栖和穴居。马岛猬的近亲是非洲中部特有的獭鼩,獭鼩为水栖食虫目,外形很象水獭。非洲的鼩鼱和刺猬种类也不少,其中白齿鼩的种类有其丰富。非洲及马达加斯加岛和其它旧大陆热带地区一样,既有大蝙蝠亚目又有小蝙蝠亚目,非洲的蝙蝠种类较多,马达加斯加岛则种类较少,但有特有的吸盘足蝠科。非洲的啮齿目非常丰富,这里可能是豪猪亚目的发源地,虽然现在旧热带界的豪猪亚目不及新热带界丰富,但仍然算是第二个分布中心,而其它地区很少能见到豪猪亚目的成员。非洲的松鼠亚目有一些特有的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跳兔和鳞尾鼯鼠,跳兔体型似跳鼠而要大很多,在非洲比较常见。非洲没有真正的鼯鼠,而鳞尾鼯鼠就起到了鼯鼠的生态地位。非洲的鼠亚目以鼠科为主,另有沙鼠和笔尾睡鼠等。马达加斯加岛的啮齿类种类很少,只有几种马岛鼠,但是非常多样,有树栖也有陆栖,还有跳跃行走的成员,其食性也从植物到昆虫均有。

旧热带界的鸟类与东洋界有很大的相似性,双方共有很多类群,非洲特有的类型也有不少,此外,这里也是很多古北界候鸟的越冬地。马达加斯加岛的鸟种和非洲大陆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作为热带地区的大岛,马达加斯加岛的鸟种是非常贫乏的,但是特有程度很高。旧热带界的鸣禽中以种子为食的鸟类从种类和数量上均非常丰富。这些食种子鸟中最著名的是各种织布鸟和维达鸟,织布鸟中的红嘴奎利亚雀(左上)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鸟,另有些织布鸟可以修建宏伟的群巢。维达鸟和杜鹃一样有巢寄生的现象,有些种类有很长的尾羽。其它比较有特色的鸣禽有百灵、伯劳和扇尾莺等,其中伯劳中除了典型的伯劳外,还有非洲特有的丛林伯劳类和盔鵙类。马达加斯加岛的雀型目鸟类种类不多,但是有钩嘴鵙科和裸眉鸫科两个特有科,这两科鸟类种类不多,但是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太阳鸟科是和东洋界共有的科,它们中有不少以花蜜为食,此外在南非还有两种食蜜鸟,共同占据新热带界蜂鸟的生态地位。非洲的攀禽中以佛法僧目最具代表性,其中林戴胜科为非洲大陆特有,地三宝鸟科和娟鴗科为马达加斯加岛特产。佛法僧科、犀鸟科和蜂虎科虽然不是非洲特有,但是在非洲的种类特别丰富,其中非洲除了树栖犀鸟之外还有独特的地犀鸟。鼠鸟目是非洲特有的目,这也是除了走禽类以外唯一分布范围限于一个大陆的鸟类的目。旧热带界的鹃型目中蕉鹃科是非洲大陆所特有,而杜鹃科的马岛鹃亚科是马达加斯加岛的特产,这两类攀禽均是非常美丽的鸟类。旧热带界的鹳形目和鹤形目很有特色,其中鹳形目的锤头鹳科和鲸头鹳科均为非洲大陆特有,这两个科均只有单一的种,其中鲸头鹳(右上)是现存鸟类中头部比例最大的成员。鹤形目拟鹑科为马达加斯加岛特有,鸨科的绝大多数种类也限于非洲,其中包括体形最大的飞禽,鹤科虽然不及亚洲种类丰富,但是拥有更多的属,其中最著名的是独特的冕鹤。就热带界的鸡形目鸟类有雉科和珠鸡科,雉科主要是各种鹑类,仅刚果孔雀属于雉类,与亚洲的孔雀有一定联系,这也是仅有的分布于亚洲以外的雉类。珠鸡科是旧热带界的特产,是非洲很常见的鸟类。非洲的猛禽很有名,其中鹭鹰科(蛇鹫科,秘书鸟科)为非洲特产,也是非洲的代表性鸟类之一,仅鹭鹰一种(右下)。捕食性猛禽中盛产一些强有力的大型种类,比如猛雕、冕雕和草原雕等。各种兀鹫也是非洲的代表性鸟类,在非洲的食物链中起到重要作用。非洲的走禽虽然仅存鸵鸟(左下)一种,但因为是现存体形最大的鸟类所以是最有名的走禽,也是非洲最有名的鸟类之一。在几百年前,马达加斯加岛则生存着一类比鸵鸟体形更大的隆鸟,隆鸟的卵也是已知最大的卵。

旧热带界的蜥蜴中以避役最为有名,它们除了善于变换身体的颜色外,还有能分别看不同方向的眼睛,长长的有粘性的舌头。避役除少数见于欧洲和南亚之外,多限于就热带界,其中马达加斯加岛最为丰富。旧热带界的蜥蜴中有特有的板蜥和环尾蜥类,种类不多,但是也很有特色,身上有厚重的装甲。马达加斯加岛还特有盾尾蜥类,盾尾蜥属于美洲鬣蜥类,它们的近亲要在遥远的新热带界找到,而邻近的非洲大陆却找不到,而非洲大陆可见的鬣蜥类却不出限于马达加斯加岛。非洲的蛇类中无毒蛇和毒蛇都包括一些著名的种类,并且有些特有的类群。非洲岩蟒是非洲最大的蛇类,虽然体型不及东洋界的网蟒和新热带界的森蚺,但仍属于巨型蛇类之列,可以捕食羚羊这样的较大型动物。马达加斯加没有蟒亚科的蛇类,却有蚺亚科的蛇类,和新热带界的蚺蛇关系非常密切,蚺和盾尾蜥一样表示马达加斯加岛曾经和新热带界有过一定的联系。世界上的游蛇科大多数是无毒或者微毒的,而非洲则有仅有的几种剧毒的游蛇。穴蝰(左图)是非洲及附近地区特有的毒蛇,与游蛇可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非洲的眼镜蛇科最著名的有各种曼巴蛇和眼镜蛇,其中黑曼巴蛇是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蝰蛇科以加蓬咝蝰最为著名,这种大型毒蛇也是毒牙最长的毒蛇,和黑曼巴蛇同为最危险的蛇类。而马达加斯加岛则没有毒蛇,只有无毒蛇。非洲的鳄类种类不多,仅有鳄亚科的几种,但有些很有特色的种类,如尼罗鳄是著名的大型凶猛鳄类,而非洲侏鳄(右图)则是鳄亚科体型最小的成员。非洲的龟类中侧颈龟亚目和曲颈龟亚目的成员均有,侧颈龟亚目为侧颈龟科,为旧热带姐和新热带界所共有,曲颈龟亚目中最著名的是陆龟科,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以及一些印度洋的岛屿均有些著名的陆龟,其中包括陆地上体形最大的象龟。

旧热带界的两栖动物中包括无足目和无尾目。无足目中主要是些比较进步的蚓螈,包括特有的蠕蚓科和分布比较广泛的真蚓科成员。无尾目的多样性仅次于新热带界,这些无尾类中有些和新热带界、澳洲界这些南方动物区系有一定联系,有些和东洋界共有,还有一些非洲特有的类型。爪蟾是有尾目中比较原始的成员,和新热带界的负子蟾有亲缘关系。旧大陆无尾目的两个大科蛙科和蟾蜍科在非洲都比较繁盛,其中蛙科的巨蛙(右图)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无尾类。蛙科在马达加斯加岛也有分布,但是蟾蜍科不出现在马达加斯加岛。无尾目的另外一个大科姬蛙科在旧热带界也非常繁盛,其中在马达加斯加岛为优势科,很多姬蛙生活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如短头蛙,平时很难见到,只在短暂的降雨期开始活跃。树蛙科为东洋界和旧热带界共有,习性接近繁盛于新热带界的雨蛙科,但亲缘关系接近蛙科。非洲还有另一类近似的非洲树蛙科,种类比较多,为旧热带界所特有。旧热带界还有另外几个特有的科,它们中包括可能和澳洲界的龟蟾有一定关系的塞舌蛙科和沼蟾科,和蛙科关系密切的节蛙科。

旧热带界的鱼类和东洋界与新热带界均有一定的联系,有不少共有的类群。旧热带界和东洋界共有的类型包括鲤形目和攀鲈科等,和新热带界共有的类型包括肺鱼(左图)、鲑鲤目和丽鱼科、鳉科等。非洲是肺鱼种类最多的地区,有3~4种,而南美洲和澳洲均只有一种,非洲肺鱼和美洲肺鱼亲缘关系比较近,均有两个肺,而和只有一个肺的澳洲肺鱼亲缘关系比较远。非洲还有一些特有的鱼类,如多鳍鱼目(右图),这是一类非常独特的原始硬骨鱼类,与其它的硬骨鱼类亲缘关系均很远。马达加斯加岛缺少淡水鱼类,与新热带界南部和澳洲界一样,马达加斯加岛的多数淡水鱼原本是海洋鱼类。

由于比新热带界和东洋界干燥,旧热带界的无脊椎动物特别是适合热带雨林的种类不及新热带界和东洋界丰富,比如蝴蝶的种类就远不及新热带界和东洋界丰富。非洲有些无脊椎动物的名声还是比较大的,比如一些大型的蝎子和大型甲虫等。